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
1.液壓千斤頂的傳動原理
液壓千斤頂是機械行業(yè)常用的工具,常用這個小型工具頂起較重的物體。下面以它為例簡述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。圖A所示為液壓千斤頂的工作原理圖。有兩個液壓缸1和6,內部分別裝有活塞,活塞和缸體之間保持良好的配合關系,不僅活塞能在缸內滑動,而且配合面之間又能實現(xiàn)可靠的密封。當向上抬起杠桿時,液壓缸1活塞向上運動,液壓缸1下腔容積增大形成局部真空,單向閥2關閉,油箱4的油液在大氣壓作用下經吸油管頂開單向閥3進入液壓缸1下腔,完成一次吸油動作。當向下壓杠桿時,液壓缸l活塞下移,液壓缸1下腔容積減小,油液受擠壓,壓力升高,關閉單向閥3,液壓缸1下腔的壓力油頂開單向閥2,油液經排油管進入液壓缸6的下腔,推動大活塞上移頂起重物。如此不斷上下扳動杠桿就可以使重物不斷升起,達到起重的目的。如杠桿停止動作,液壓缸6下腔油液壓力將使單向閥2關閉,液壓缸6活塞連同重物一起被自鎖不動,停止在舉升位置。如打開截止閥5,液壓缸6下腔通油箱,液壓缸6活塞將在自重作用下向下移,迅速回復到原始位置。設液壓缸1和6的面積分別為A1和A2,則液壓缸1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p1=F/A1,液壓缸6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p2=W/A2。根據流體力學的帕斯卡定律“平衡液體內某一點的壓力值能等值地傳遞到密閉液體內各點”,則有
p1 = p2 = F/A1 = W/A2 (1-1)
由液壓千斤頂的工作原理得知,液壓缸1與單向閥2、3一起完成吸油與排油,將杠桿的機械能轉換為油液的壓力能輸出。液壓缸6將油液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輸出,抬起重物。有了負載作用力,才產生液體壓力。因此就負載和液體壓力兩者來說,負載是第一性的,壓力是第二性的。液壓傳動裝置本質是一種能量轉換裝置。在這里液壓缸6、液壓缸1組成了最簡單的液壓傳動系統(tǒng),實現(xiàn)了力和運動的傳遞。
從液壓千斤頂的工作過程,可以歸納出液壓傳動工作原理如下:
(1)液壓傳動是以液體(液壓油)作為傳遞運動和動力的工作介質的。
(2)液壓傳動經過兩次能量轉換,先把機械能轉換為便于輸送的液體壓力能,然后把液體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對外做功。
(3)液壓傳動是依靠密封容積(或密封系統(tǒng))內容積的變化來傳遞能量的。
工程機械的起重機、推土機、汽車起重機、注塑機,機床行業(yè)的組合機床的滑臺、數控車床工件的夾緊、加工中心主軸的松刀和拉刀等都應用了液壓系統(tǒng)傳動的工作原理。
2.機床工作臺的液壓傳動系統(tǒng)
圖B為機床工作臺液壓系統(tǒng)結構原理。它由油箱1、濾油器2、液壓泵3、溢流閥4、節(jié)流閥5、換向閥6、手柄7、液壓缸8、工作臺9以及連接這些元件的油管、接頭等組成。液壓缸8固定在床身上,活塞連同活塞桿帶動工作臺9做往復運動。液壓泵由電動機(圖中沒有標示出來)驅動,通過濾油器2從油箱1中吸油并送人密閉的系統(tǒng)內。
如果將換向閥手柄7向右推,使閥芯處于如圖B(b)所示位置,則來自泵輸出的壓力油→節(jié)流閥5→換向閥6→液壓缸8左腔,推動活塞連同工作臺9向右移動。這時液壓缸8右腔的油液→換向閥6→油箱1。
如果將換向閥手柄7向左推,使閥芯處于如圖B(c)所示位置,則來自泵輸出的壓力油→節(jié)流閥5→換向閥6→液壓缸8右腔,推動活塞連同工作臺9向左移動。這時液壓缸8左腔的油液→換向閥6→油箱1。
如果換向閥6的閥芯處于如圖B(a)所示中間位置時,泵輸出的壓力油→節(jié)流閥5→換向閥6而被封閉,此時泵輸出的壓力油→溢流閥4→油箱。由于液壓缸兩腔被換向閥6封閉,活塞停止不動,這時工作臺9停止運動。
工作臺移動的速度可通過節(jié)流閥5的開口大小來調節(jié)。當節(jié)流閥5的閥口增大時,進入液壓缸的油液量增大,工作臺的移動速度增大;反之當關小節(jié)流閥5的閥口時,進入液壓缸的油液量減小,工作臺的移動速度減小。
轉動溢流閥4的調節(jié)螺釘,可調節(jié)彈簧的預緊力。彈簧的預緊力越大,密封系統(tǒng)中的油壓就越高,工作臺移動時,能克服的最大負載就越大;彈簧的預緊力越小,其能得到的最大工作壓力就越小,能克服的最大負載也越小。另外,在一般情況下,液壓泵輸m的油量多于液壓缸所需要的油量,多余的油須通過溢流閥4及時地排回油箱。所以,溢流閥4在該液壓系統(tǒng)中起調壓、溢流作用。